《泽州府志•凤台县》曾记载:净影寺,“隋开皇年高僧远公法社。”此则文献揭示出净影寺与慧远法师的密切关系。
慧远(523~592年)是我国南北朝至隋朝早期的一位高僧,为区别于另一位佛学大师庐山慧远(334~417年)而称之为 “净影寺慧远”。慧远法师,俗姓李,祖籍敦煌,后迁居上党高都霍秀村(今泽州县霍秀村)。自幼父母双亡,随叔父居住,13岁出家,16岁随湛律师赴邺都学法,博读大小乘经论,后从大隐律师学《四分律》,学成后返回高都,创立道场,讲经说法,注疏佛教经典。因北周武帝废佛,慧远遂隐居太行山静修佛法。后佛法恢复,慧远便出山住持嵩山少林寺。隋文帝开皇七年( 587年),慧远入京,主持大兴善寺法事,注疏佛经。后隋文帝在长安敕建净影寺,慧远法师移居之。开皇十二年(592年),慧远圆寂于净影寺,终年70岁。慧远一生弘法无倦,勤于著述,道宣说他“所流章疏五十余卷,二千三百余纸,纸别九百四十五言”。慧远一生博宗诸学,著书颇丰,着有《大乘义章》、《十地经论义记》、《华严经疏》、《大般若经义记》、《法华经疏》、《维摩经义记》、《胜曼经义记》、《无量寿经义疏》,共20部100余卷,其中《大乘义章》被称为佛教的百科全书。为我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诸文献的记载中,慧远法师在“净影寺”讲授佛法并圆寂于“净影寺”是确定无疑的,然“净影寺”在何地却有分歧。
如河南修武净影寺的《重修净影寺记》(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的碑记曰:“肇自隋开皇年高僧远公……存说法台,俨然尚在”。“高僧传春秋七十年,卒本寺。”
然《续高僧传》卷八曰:“上大悦敕住兴善。劳问丰华供事隆倍。又以兴善盛集法会是繁。虽有扬化终为事约。乃选天门之南大街之右。东西冲要游听不疲。因置寺焉。名为净影。” 《续高僧传十》亦曰:“及大隋受禅,再兴佛教。于杨都创净影寺。敕远居之讲说。英俊投学。远身长八尺五寸,腰九围。开皇十二年寂,寿七十。”
从所引的《重修净影寺记》(明万历元年即1573年)的碑记而言,修武净影寺“肇自”隋高僧慧远禅师,而且“存说法台,俨然尚在”。《泽州府志》记载的“净影寺”为“隋开皇年高僧远公法社。”所谓“法社”,为东晋末南北朝时盛行的在家之佛教徒所组成之信仰团体,即是贵族、达官或在家人士和若干僧尼的团体。原来是民间为共同造像而发起的,后来逐渐发展,兼及于修建窟院、举行斋会、写经、诵经各事。侧重讲经、说法、修行,重视戒律,偏重修禅。
如此说来,(修武)净影寺应是慧远禅师说法的道场,其说法的时间应当在慧远法师自邺都返回高都青莲寺说法之时,因为当时青莲寺与修武净影寺同属高都(今泽州县)所辖,慧远法师说法所到(修武)净影寺应为可能。那末,后来的佛教徒为纪念慧远禅师,在其说法之地,修建佛寺,并使用隋长安的净影寺之名。这可能是净影寺的真正来历。
综上所述,净影寺为青莲寺的下院;青莲寺、净影寺与慧远法师有密切的关系,净影寺为慧远法师的法社。
“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历史名山,大部分都有宗教人文景观,宗教文化积淀十分丰富。加之名山的自然景色优美,使人既能享受陶冶性情的美景,又能领略天国仙山的神秘。迄今,宗教场所所在皆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的理念深入人心。由此看来,疏影横斜之语不为过。
“焦作山水”是不断施以保护和人文建筑,不断增加游人业迹与诗文传颂而名声渐大的。山民樵夫出于生活之需的开拓野路,封建帝王的巡游祭祀,豪门富商与隐士闲达的闲游隐居,文人学士的旅游观光,僧侣道众的建寺与兴教等多种社会力量,形成对山水风光的开发建设,留下许多人文遗迹,从而造就了以自然景观为主体并渗透着多种文化内容的焦作山水名胜。我们仅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到焦作山水名胜形成的历史规律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的特点。
宗教与名山结缘有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原始先民因对自然界的风云雷电等自然现象感到神秘而惶惑,故产生了自然拜。而山之高深莫测与出云播雨,被认为是山神所使,天帝显威。《山海经》中的:“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是将山视为天帝的历史记载。封禅祭天已成为历代帝王的传统,为表尊崇之意和祭祀活动的方便,历代帝王都曾在山上修建天地庙、龙王庙之类的建筑。所以名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帝王祭祀而逐渐成名的。宗教意识的崇拜天帝山神的活动,促使了名山的成名。东汉起,佛教传入中原,道教也更加深入人心,佛教寺院与道教宫观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丛山峻岭之中,后来逐渐形成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宗教文化现象。
宗教与名山的结缘,除了前述尊崇名山神灵的民族文化心理外,至少还有三个原因。
其一,宗教教义的需要。中国的道教,主张崇尚自然,返朴归真,云山雾林被认为是求道成仙的神府秘宫,炼丹养身的人间仙境。《神仙传》曾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既视高山密林为神仙住所,故建宫观于名山深处。佛教也追求“涅盘寂静”,寻找永远安静的境界,以超凡脱俗。这种理想的佛国仙境也自然以密林幽谷为最佳。
其二,“仁者乐山”的思想影响。受以孔子为代表的“仁者乐山”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古人认为高山出云播雨,繁衍鸟兽,滋生草木,有广泽人世之德;群山体大势高,稳重厚实,永不衰竭,有崇高之意与万寿之心,所以有“高山仰止”与“寿比南山”的说法。高山之德合乎宗教求仁求善、讲德讲信的生活信条,所以朝山与拜佛成为合二而一的宗教行为。
其三,自然风景陶冶心性的作用。宗教之心均追求修身养性,视青山绿水为涵养心性、净化心灵的天先灵物,是心灵安居的精神家园,认定仙山琼阁是灵魂飞升、羽化成仙的理想天国。这就形成寺庙宫观建在高山深处的模式。事实证明,“深山幽境藏古寺”,确实有利于营造神秘莫测的宗教氛围。
中国的宗教名胜很有限。国家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仅有142座,青莲寺是其中之一。净影寺作为青莲寺的重要组成,在全国知名度颇高,并是“猿仙通背拳”的发源地。在“焦作山水”旅游市场细分运作时,相关市场主体向外推介“中华武术寻根游”、“佛教文化寻踪游”等专题路线皆是用净影寺之名,目的就是为前期对外宣传失误造成的“焦作山水”文化内涵苍白增加历史文化厚重感,将净影寺景区更名为“云河谷”纯粹是逆市场的反动。
峰林峡园区之名,山水美学风格凸显,为常见的山谷风景区。为筑堤坝而成的水库,是一片山水大盆景的闲静美,山为湖屏,湖为山镜,山之幽与湖之旷形成了秀丽山水、相映生辉的优美境界,给人柔和、恬净、舒适的美感。此类山水美学风格的景区在国内比比皆是,更名动议者和决策者愿出资的话,“魅力焦作文化志愿者发现之旅”愿专项考察。(不出南太行看看是几位数)
做为峰林峡园区重要卖点的净影寺景区之名,是风景特征的客观性审美心理的共性形成了对风景美学评价的共识后,经人们的长期审美实践,通过不断的比较、领悟、积淀出对山水美学风格的认识后而命名的。影寺村名,就是世人对净影寺景区山水美学风格认同的左证。佛语“净影之大观”句的美学意蕴远比“云河谷”自然景状丰富。更名动议者和决策者如不知晓的话,“魅力焦作文化志愿者发现之旅”可进行专项论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在《中国河南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总体规化文本》中是以“净影峡景区”记述现净影寺景区的,更名为“云河谷”明显违背了该文本“保护工程规化”的要求。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对世界地质公园实行动态管理,切莫为长宫意志的体现,砸了集全市人民之力争取到的珍贵品牌。
由将净影寺景区更名为“云河谷”可以看出,其动议者和决策者不但法制观念淡薄,而且对“焦作山水”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宗源祖地一无所知。“焦作山水”并不是“尘封的自然”,这一点在20年前已有专家撰文指出。由此判断动议者应为“外来和尚”且没念过“焦作山水”经,是不折不扣的无知无畏无赖。
诞生于“焦作山水”的“盘古开天辟地”太行系传说,是先民们最初的山水意识,是山水文化肇端。
反映人类初期欣赏山水实用态度的物证就是神农坛,谈论从天国之游的神游与形游合一至心灵之游与尘世之游的两相分化,再至山水之游又重新回归于神游形游的合一,这一个否定之否定最终走向融合的辩证运动过程时,鲜有不举神农坛为例者。
祖先审美意识的表现——孔子“山水比德”的思想形成于“焦作山水”间。
纯粹以美感的体验找到了美的真谛,是“正始名士”和“竹林七贤”于“焦作山水”的畅神。知道玄学在审美层面上所规定的人与自然的同构关系对文人之游、佛徒之游、道士之游和旅游文学创作的意义吗?
将山水审美提高到熏陶性情与净化心灵阶段的初始,同样是“正始名士”与“竹林七贤”移情于“焦作山水”。
从佛教文化的历史传统看,佛图澄在“焦作山水”间的传教译经,堪称中印民间佛教文化交流第一人。
中国佛教东传扶桑(私传)之首者,是司马故里人也。
不客气的讲,笔者接待服务、交流过的游客,恐怕比更名动议者见过的游客都多,对游客在吃、住、行、游、购要素上对“焦作山水”的要求了解远在其上。旅游市场竞争已进入以文化品牌竞争为主的阶段,搬出全国重点旅游景区监测报表看一看,无论游客总量和高、中端游客比例居前列的风景名胜区哪一家于不是靠人文取胜。2005年云台山园区游客量的下降和河南“文化遗产日”的异常火爆很能说明问题。“风景重人文”的老话传了几百年,请珍惜净影寺之名的无形资产价值,不要毁掉上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品牌!